依照刑法第219条、第220条的规定,自然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罪的规定处罚。今天上海知名刑事律师带来一个主题是关于:侵犯我国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律责任,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在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注意
1、个人信息犯罪和单位进行犯罪的统一的量刑标准个人和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量刑标准完全统一,单位犯罪中只对单位处以罚款。 对犯罪的个人和单位犯罪中的个人(即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统一规定两级法定刑。
2、统一管理规定了个人和企业单位犯侵犯我国商业秘密罪的量刑标准解释(二)第六条规定: “单位有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和本解释规定的相应的个人犯罪的判决标准,依照相应的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定罪处罚。”该规定明确统一规定了个人和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量刑标准,即自然人或者单位有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位罚金;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构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个人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犯罪单位处以罚金。
二、罚金以及数额的具体分析确定
1、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危害性等情况。 依法处以罚款。 罚款数额通常是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是违法营业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
2、侵犯知识产权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因侵犯知识产权受到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不具备悔改表现的;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适宜缓刑的情形。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侵犯知识产权,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商业秘密能为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就会给持有造成经济损失。不管花了多大的投资,研究出来的成果如果没有这种财产性,就不符合商业秘密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讲,商业秘密的这种财产性就是表现为财产物质权益的知识形态商品。从法律学角度讲,它可作为财产权利有偿转让。商业秘密的持有人具有占有、利用、处分商业秘密并获得收益的权利,有制止他人无正当法律理由获取、利用商业秘密的权利。以上就是上海知名刑事律师为您讲解侵犯我国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律责任的整体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类似的法律问题,还请上海知名刑事律师为您做一对一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