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新的政策问题相继出台,就连2021最新研究刑事拘留工作时间进行期限结构计算与往常也有了不同,那么我国刑事拘留时间管理期限计算与往常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就随上海刑事会见律师探个究竟吧!
一、2019年刑事拘留最新期限测算
2018年,重大犯罪嫌疑人流动作案、重复作案或者集体作案的,最长拘留期限为14天,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公安机关认为必须逮捕被拘留人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报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申请审批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天。
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期限为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与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之和。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被拘留的人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审批时间可以延长1至4天。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人民公安行政机关工作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部门批准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延长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逮捕直接受理的案件被拘留人的,应当在十四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确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三天。不要求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保释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保释或者监视居住。
二、法律依据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110条规定,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拘留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解除拘留。经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拘留期间,公安机关需要审理案件,收集有关证据,确认案件的犯罪事实。 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四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期,但必须在三月十七日内向检察机关提出批准逮捕的申请,检察机关对批准逮捕的申请不予批准的,应当予以释放。
以上内容是上海刑事会见律师整理的2021年刑事拘留期限的最新计算法律知识,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咨询上海刑事会见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