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找刑事辩护律师咨询,轻微暴力之致人死亡是什么,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又有什么区别?
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是指亲友、邻里或其他人员之间因日常生活琐事突发争执、打斗,造成他人意外死亡的案件。
由于这类案件中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较为模糊,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实践中经常引发定性分歧与量刑差异。
为确保同类案件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公正性,现结合典型案例,对该类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进行梳理总结。
轻微暴力虽然不是法定概念,但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却存在明显的共性特征:
一是涉案行为本身具有一定节制性,通常不会直接造成轻伤以上的后果;
二是涉案行为与其他因素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是典型的多因一果案件;
三是行为人主观上对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缺乏应有的认知。
总体上,该类案件的外观形式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具有相当性,但是具体案件类型及个案特点又有差异,不能排除认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或者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的审理,总体上应当立于实质合理性的基础立场适用法律,坚持罪质与罪量要素的统一考量,事实甄别与价值判断的一体运用,最终以实现罪刑相当的刑法基本原则为依归。
具体而言,在厘清个罪内部结构、合理界定个罪规制对象及其边界的基础上可分三步进行审查:
第一步,审查涉案行为的类型,区分攻击性行为和非攻击性行为;
第二步,同时审查攻击性行为的致害危险性和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区分严重加害行为和一般殴打行为以及伤害故意和殴打故意;
第三步,审查判断行为人在实施相应行为时应否预见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区分行为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