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至16日,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昌法学基金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承办。上海刑事犯罪律师带您了解一下有关的内容。
本次年会的理论议题为“刑法改革中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问题研究”,实务议题为“当前热点犯罪司法适用研究”,具体包括“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适用研究”“信息网络犯罪的司法适用研究”和“贪污罪受贿罪的司法适用研究”三个子议题。
15日上午举行了会议的开幕式和第四届全国优秀刑法论文奖和第三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颁奖仪式,15日下午举行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最高院刑二庭裴显鼎庭长所作的《<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的专题报告,16日全天举行了大会主题报告和研讨。
本次年会被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教授等诸多参会专家学者评价为最接地气、干货最多、研讨最热烈、诸多观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一次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以下将16日全天的大会主题报告和研讨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10月16日上午9时,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刘宪权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赵国强教授的主持下,大会进行了第一单元的讨论,该单元主题为“刑法改革中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问题”。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卢建平教授发表了题为《刑法与行政法关系的事实: 盗窃案件统计分析》的报告。卢建平教授比较了盗窃罪立案标准,阐述了盗窃罪立案数量与犯罪概要的变化,并将公安统计与司法统计进行了比较,分析了1981—2014年盗窃罪与一般刑事犯罪的共同演变趋势。
他认为,盗窃罪在犯罪中占很大比例,犯罪率的下降将对整体犯罪率的下降起到很大作用,但盗窃罪犯罪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不是“严打”,而是盗窃罪定罪量刑标准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陆建平教授提出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关系问题,这对社会行为的治理体系是有害的。
接着,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曾粤兴教授作了题为《社会发展变动研究背景下的刑法保护立法——兼论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的报告。他的报告由三个主要部分企业组成,分别为:当下这个观点评述、当下我国社会的特点对法律政策实施的现实生活影响、社会价值变动背景下的“刑法谦抑观”理解和谦抑原则指导下的刑法立法。
首先,他在报告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们当下随着中国最热的主题。改革教学过程中,众多特色社会问题矛盾被集中引爆。如何选择正确处理分析可以理解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指导刑法立法成了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全国推进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目标的重要抓手。其次,当今世界社会网状的社会组织结构、多元的价值观对法律没有统一管理实施有重要的现实环境影响。
在社会市场变动,国家与民众互动公司治理的大背景下,由于“民意”通过建立民主商谈立法的方式介入立法实践过程,因此他们一方面,在“民意”与“国家”的互动学习模式中“法益”以及“法益侵害”概念开始出现了动态的变化这一过程。
“刑法谦抑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会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最后,在社会因素变动快速期,在其他部门法(包括行政法以及民商法)治理建设社会存在矛盾不力时,刑法应及时有效回应人类社会保障公众对刑法的制度文化需求,进行系统及时立法。
上海刑事犯罪律师认为,在社会人员变动缓慢期,刑法立法应以非犯罪化和刑罚轻缓化的立法技术为主。不论是社会发生变动快速期还是非常缓慢期,对于自己那些无法纳入刑法评价体系回应的“民意”,应充分利用发挥行政治理手段的长处,减轻家庭矛盾运动爆发对社会提供公共安全利益的损害,化解“民意”对刑法的立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