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死刑政策,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坚决维护法治权威。
相关报道:2022年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在第十三届全国人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
2021年主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28720起,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案件3010.4万起,目标金额8.3万亿元。
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伦理底线的犯罪,判处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批准死刑,坚决维护法治权威。
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409起,18360人。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3万件2.7万人,秦光荣、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审。
结案7251起乱占耕地案件,保护耕地红线。上海市刑案律师
引入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审理人脸识别第一案,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使公众不再担心自己的面子,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
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的犯罪分子,保障人民餐桌安全和用药安全。
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守护人民看病钱、救命钱。
高空抛物造成的伤亡案件明显减少,群众头顶的安全更有保障。
严惩以房养老、保健品坑老、常规贷款、校园贷款等诈骗犯罪,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依法宣布511名公诉案件被告和383名自诉案件被告无罪。有效保护律师的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在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探索数据权利保护规则。审理茶颜悦色奶茶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件,制裁名牌等行为。很明显,青椒等碰瓷维权不受保护。
破产案件1.3万起,涉及债权2.3万亿元。破产重组案件732起,资产1.5万亿元振兴,745家困难企业重生,35万名员工稳定就业。
审理旧社区安装电梯、居住权、人格权等一系列第一案,让群众认为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保障,是日常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
审理侵犯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的案件,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女孩热情助人致伤案件,判决善意助人不负责。审理高铁铺装案件时,无需对公共场所曝光的不文明行为负责。对长期占用已售房屋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绝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
完善处理新就业纠纷的司法政策。引入网络消费司法解释,规范直播、外卖餐饮,让网上购物放心使用。
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依法严惩施暴者,会同全国妇联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3356份,全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对老年人的司法保护,在判决中执行看望老年人的规定。
严惩侵犯未成年人的犯罪。对部分家长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给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警示,发布家庭教育令,让依法照顾孩子成为家长的必修课。
全国法院执结案件864.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4万亿元。
2015年以来,涉诉信访年均下降5.5%和35%。
坚持问题导向,不护短,不遮丑,不忌医,坚决整改年底不立案。去年12月,全国法院同比增长104.2%。群众反映,长期存在的年底不立案,得到有效整改。
2022年工作安排:贯彻落实20项司法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问题。
坚决反对外国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长臂管辖。
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的保护。严厉惩治性侵犯拐卖妇女儿童,收购被拐卖妇女儿童,加强对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司法保障。
教育整顿有期限,队伍建设有无限期。我们将永不放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于自我革命,建设一支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院铁军。上海市刑案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