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记者9月2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展西亮(副厅级)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山东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对展西亮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作为上海刑事律师,我对这起案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
一、案件回顾与基本案情
展西亮,曾任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作为一名副厅级干部,他的落马无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消息,展西亮涉嫌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两项罪名都是我国刑法中对于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受贿金额的大小以及其他相关情节来确定的。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的罪名,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对于该罪行,《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法律层面的剖析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客体: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制度。
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接受财物的情况,包括直接收受和间接受贿。
主观方面:故意。
在本案中,展西亮作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具备受贿罪的主体资格。根据案件描述,展西亮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接受财物的情况,符合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要求。同时,展西亮的行为是出于故意,满足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
客体: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制度。
客观方面:表现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情况。
主观方面:故意。
在本案中,展西亮不仅涉嫌直接受贿,还涉嫌利用其影响力进行受贿。这意味着他可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接受财物。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上海刑事律师的建议与思考
针对此案,作为上海刑事律师,我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
加强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
通过展西亮案,我们不难发现,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使其自觉抵制腐败行为。同时,建立健全的廉政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够廉洁奉公。
完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腐败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建立健全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增加公职人员的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
强化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监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强化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腐败行为。同时,加强监察机关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腐败现象。
提高公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
公众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应提高公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鼓励公众积极举报腐败行为,为反腐败斗争提供线索和支持。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监督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腐败行为往往具有跨国性特点,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应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反腐败领域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反腐败事业的发展。
四、类似案例的回顾与借鉴
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腐败案件时有发生。比如,某省原副省长因涉嫌受贿罪被查处;又如,某市原市委书记因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刑。这些案例都告诉我们,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反腐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欧洲则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公职人员的廉洁奉公。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展望未来:构建清廉的政治生态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面临的反腐败任务将更加艰巨和复杂。为了构建清廉的政治生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共同发力。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监察机关应加强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腐败行为;公众应提高法律意识和监督能力,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
六、结语
作为上海刑事律师,我对“展西亮受贿案”进行了深入的法律剖析。希望通过此案的探讨,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反腐败斗争的关注和反思。同时,我也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廉政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察职能,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总之,本案不仅是一起普通的腐败案件,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它提醒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决打击各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
以上便是我对“展西亮受贿案”的法律分析与思考。作为上海刑事律师,我将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专业的解读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