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未被判决定罪前,因犯罪行为而被先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也就是同一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不同阶段,因犯罪事实而被刑事拘留、取保候审、逮捕等强制措施多次的情形。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针对累犯的取保候审规定较为严格,本文上海取保候审律师将从上海的相关案例和法律法规出发,探讨累犯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
一、累犯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累犯取保候审的规定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和第一百二十二条。其中,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了累犯的认定和效力,而第一百二十二条则规定了累犯的取保候审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累犯不得取保候审,除非有特殊情况需要取保候审,并经人民法院批准。所谓特殊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重大的财产犯罪嫌疑、没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有工作或固定的住所、有保证人等情况。
二、上海累犯取保候审的实践情况
在实践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情况非常少见,上海市的相关案例也比较有限。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了解一下累犯取保候审的情况。
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行贿罪对一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随后,该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再次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这一次是因为涉嫌受贿罪。在这种情况下,该犯罪嫌疑人被认定为累犯,因此在不被判决定罪前,不得取保候审。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累犯取保候审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在特殊情况下,法院也会考虑批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的请求。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有自首情节等,法院可能会考虑批准取保候审的请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累犯取保候审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规定比较严格,需要具备特殊情况下的特定条件才能被允许。在上海的实践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案例也非常有限。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罪行、认罪认罚等,以争取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对于律师来说,需要在代理累犯案件时,针对性地制定辩护策略,认真准备案件,为当事人争取合理的权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累犯被判处拘役、管制、短期有期徒刑或者赔偿金等轻微刑罚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取保候审。但如果累犯已经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且在刑罚执行期间还未完毕,也不能被取保候审。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累犯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法院也不一定会批准取保候审。法院在考虑是否批准取保候审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情况、案件的性质、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因此,对于律师来说,需要充分了解案件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程度的权益。
综上所述,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被允许。在上海的实践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案例非常少见。因此,对于律师来说,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代理累犯案件时,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争取当事人的合理权益。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最好的方式还是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罪行、认罪认罚等,以争取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
四、上海实践
在上海,累犯取保候审的案例非常少见。根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从2017年至今,上海市检察机关共接收涉嫌累犯案件1104件,但只有9件被批准取保候审,批准率仅为0.81%。这表明,上海对累犯取保候审的审批非常谨慎,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
此外,在上海实践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案件大多涉及经济犯罪、刑事侵权等情况,如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嫌集资诈骗案。该案中,犯罪嫌疑人涉嫌以虚构的方式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但由于犯罪嫌疑人积极配合调查、认罪认罚,并缴纳了相应的赔偿金,法院最终批准了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申请。
在这个案例中,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认罪认罚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说明,对于累犯案件来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认罪认罚,积极配合调查,并缴纳相应的赔偿金,以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
五、结论
总而言之,上海取保候审律师提醒大家,累犯取保候审的条件比较严格,需要具备特殊情况下的特定条件才能被允许。在上海的实践中,累犯取保候审的案例非常少见,批准率极低。因此,对于律师来说,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代理累犯案件时,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争取当事人的合理权益。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最好的方式还是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罪行、认罪认罚等,以争取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并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