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被告人在依法逮捕或者被批准逮捕后,在未被判刑前暂时保释的一种方式。那么,如何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本文上海取保候审律师将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如何取保候审
首先,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即属于非刑事拘留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
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担保人和担保物。
其次,取保候审的流程如下:
1、犯罪嫌疑人通过律师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2、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检察机关进行审核;
3、检察机关审核通过后,将案件移送法院审理;
4、法院对申请进行审理,如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裁定取保候审。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够适用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轻微罪行或者有法定缓刑、假释的罪犯,同时也适用于可能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二、取保候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犯罪嫌疑人在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身份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
2、担保人的身份证明和财产证明材料;
3、居住证明材料;
4、提供的担保物证明材料;
5、律师委托书和律师身份证明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提供的担保人和担保物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具体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
三、法律案例和法条
案例:某公司销售的保健品被认定为虚假宣传,销售人员被警方逮捕。该公司申请取保候审,但被法院驳回,犯罪嫌疑人不满意后又多次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均被法院驳回。最终,该公司销售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
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被告人被依法逮捕或者被批准逮捕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取保候审:
(一)案件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二)因病不能继续羁押,但又不符合解除羁押的条件的;
(三)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其他情形。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被告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应当由办案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办案机关拒绝取保候审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同时告知他们有权向上一级办案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取保候审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程序,具有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犯罪嫌疑人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提供足够的担保人和担保物,并且在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时需要准备充分的相关材料。同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处理取保候审申请时也需要依法依规办理,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取保候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向办案机关提供以下材料:
申请书:犯罪嫌疑人应当书面提出申请,说明自己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和担保方式,并亲笔签名或者盖章。
担保人身份证明:担保人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
担保物证明:担保物应当具有确凿的产权或使用权,应当提供相应的产权证书或使用权证明,并在评估机构的评估下进行估价。
个人财产证明:如果担保人是以个人名义提供担保,则应当提供个人财产证明,包括银行存款证明、车辆证明、房产证明等。
单位营业执照或机关事业单位证明:如果担保人是以单位名义提供担保,则应当提供单位营业执照或机关事业单位证明,并提供单位财产证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取保候审材料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要求需要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确认。
五、结论
取保候审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程序,具有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同时需要准备充分的相关材料。
上海取保候审律师提醒大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处理取保候审申请时需要依法依规办理,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犯罪嫌疑人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