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取保候审律师讲如果有人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违法犯罪,天知地知,双方都知道不会被发现,应该被打脸。
近日,司法部通知罗建平律师因诈骗罪被吊销律师证。
1月15日,司法部通报了一起典型的违法犯罪案件,一名执业律师以寻找系为借口,向相关人员收取200万元现金。
福建秦健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建平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款15万元;经济损失200万元。
2020年9月30日,福建省司法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吊销罗健平律师执业证书。
根据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发现一审判决、二审裁定、披露事项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2017年12月9日,曾某父子被漳州市某公安局刑事拘留他的家人想通过关系或找一个好律师来保护他们免受拘留。
家属通过中间人李某帮忙找到了福建秦健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健平。罗健平拍胸脯说,他可以通过关系帮助他们申请取保候审,但疏通关系需要400万元。最后,双方达成分期协议,先给200万元,取保后给200万元。
罗健平还表示,如果做不好,钱就全部退了。
2018年1月18日和22日,中间人李某分两次在酒店停车场与罗建平交接200万现金。
然而,曾父子的案件并没有像罗建平承诺的那样发展起来。3月9日,曾父子因涉嫌侵占职务、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移送审查起诉;4月9日,该案被退回补充调查;8月31日,曾父子被起诉。
案件移送起诉后,曾的父子家属和中间人李感到被骗,多次要求罗健平返还200万元。罗健平总是搪塞得很快,甚至有一次拿出了所谓的“不起诉决定”。
5月9日,中间人李再次约罗健平到某银行谈退款,并要求他出具收据200万元。罗健平拒绝了,双方发生了冲突。
在多次无果的情况下,李向公安机关报警。11月12日,罗建平在警方电话通知后主动前往公安机关,但否认了上述事实。
一审中,法院对证人证言、照片、录音、监控录像等相关证据进行了质证。
一审法院认为,罗建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200万元,数额特别大,其行为构成欺诈罪。
二审阶段,罗建平辩护人提出:一审主要证据不足,受害人同意支付涉案款项的基础是希望罗建平帮助朋友办理保险事宜,罗建平也通过法律咨询、联系朋友,甚至网上占卜积极促进事项,无欺诈故意或虚构事实。赃款尚未发现,不符合刑事证据认定标准。一审判决量刑严重,希望从宽量刑。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认定罗建平犯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认定的证据经一审审理证明,在一审判决列入一审判决。证据来源合法,证据可以相互确认,二审确认。
二审法院认为,罗健平作为执业律师,在经营过程中违反了最低职业道德,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而且破坏了司法信誉,应当依法处罚。
罗律师不仅丢了饭碗,还换来了14年的刑期,可谓教训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