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是在刑法第246条里规定的。《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我国刑法规定的诽谤罪属情节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诽谤罪。接下来就由普陀刑事律师为您讲解诽谤罪是哪条法律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行为人是否捏造或散布虚假事实
1、一方面,如果行为人没有捏造事实,他所传播的事实都是真实的,他的行为就不构成诽谤罪。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要搞清楚事实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相符,就不能以此罪处罚他。另一方面,即使行为人捏造了虚假事实,如果行为人没有散布虚假事实,行为人也不能构成本罪。比如演员因为对同事不满,在自己的秘密日记中捏造了一些有损同事名誉的事实,以此来发泄不满。但该演员并未将日记公开,而是严密保管,不允许外人查看。有一天,由于行凶者家被盗,日记被盗。小偷偷走日记后,日记的内容向公众公布,所以作案人捏造的事实为他人所知。此时,由于行为人并没有传播日记中捏造的虚假事实,也没有故意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即使同事的名誉最终被日记中捏造的虚假事实损害,也不能归咎于行为人。
2、诽谤行为方式是否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虽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但不是我们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也不构成本罪。诽谤是否严重。 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不构成犯罪,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本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实际造成了对他人名誉的损害,只要行为人将捏造的事实散布出去,足以损害被害人名誉的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追诉。
二、诽谤罪是哪条法律规定的
诽谤罪的有关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三、告人诽谤需要什么证据
1、说到诽谤他人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对于他人的人身安全和精神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要告人诽谤的话,是需要向相关的部门提出证据。告人诽谤可以提供以下证据:须有证明捏造某种事实行为的证据;须有证明散布捏造事实行为的证据。证据的种类比如说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
2、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诽谤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生活中总会不存在不和谐的状况,有点人可能就会通过恶意造谣污蔑他人来达到报复等目的,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降低他人的社会评价。我国刑法对其进行了规制,即“诽谤罪”,该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除了会使行为人受到刑事处罚,还能够请求民事赔偿。以上就是普陀刑事律师为您讲解诽谤罪是哪条法律规定的整体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类似的法律问题,还请普陀刑事律师为您做一对一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