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上海市某地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四名嫌疑人作案后逃逸。经过公安机关的缜密侦查和抓捕,其中两名主犯甲、乙在案发后不久被抓获。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公安机关的审讯和侦查,甲、乙二人的罪行已经得到初步确认。但在进一步审判过程中,法院需要准确划分两人的罪责,以便依法进行量刑和裁决。宝山区刑事律师就来带您了解一下相关的问题。
一、案例分析
根据案件事实,甲、乙二人共同参与了抢劫行为,其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在抢劫过程中,两人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威胁,导致被害人受伤严重,最终不治身亡。因此,两人的行为还涉及到杀人罪。那么,如何区分甲、乙二人的主犯罪责呢?
二、法律分析
1.抢劫罪和杀人罪的法律适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涉及刑事责任。而杀人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样情节严重的也会涉及刑事责任。在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和杀人罪,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2.共同犯罪和主犯罪责的划分
在刑法中,对于共同犯罪和主犯罪责的划分有着详细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其中每个人都具有犯罪主体的全部构成要件。而主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导作用,或者犯罪的主要责任人。主犯与从犯的区分,关键在于犯罪行为的计划和组织、执行和指挥、协助等方面的作用和责任。
在本案中,甲、乙二人都是共同犯罪的主体,因为他们共同实施了抢劫和杀人的行为。但是,甲、乙二人之间的罪责并不相同。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应当认定为主犯。主犯要负担更重的刑事责任,从而在量刑和裁决时被优先考虑。
3.判断主犯罪责的具体标准
在具体判断主犯罪责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计划和组织
主犯往往是犯罪计划和组织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在本案中,如果是甲在事先计划和组织了抢劫和杀人行动,而乙只是被动参与或者从中牟利,那么甲就是主犯。
(2)执行和指挥犯罪行为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往往是行动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如果在本案中,是甲在执行和指挥抢劫和杀人的行为,而乙只是被动参与或者从中牟利,那么甲就是主犯。
(3)犯罪行为的实际控制权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往往对犯罪行为有着实际控制权。如果在本案中,是甲在实际控制了抢劫和杀人的行为,而乙只是被动参与或者从中牟利,那么甲就是主犯。
4.案例分析中的主犯罪责划分
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甲、乙二人共同实施了抢劫和杀人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2)如果甲是抢劫和杀人的计划和组织者、执行和指挥者或者具有实际控制权,那么甲就是主犯。反之,如果乙在这些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和责任,那么乙就是主犯。
(3)具体划分主犯罪责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进行综合考虑,不能轻率做出判断。
三、结论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之间的罪责划分是刑事审判的重要问题。要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计划和组织、执行和指挥、协助等方面的作用和责任,以及犯罪行为的实际控制权。
在本案中,甲、乙二人都是共同犯罪的主体,但是他们之间的罪责并不相同。如果甲在事先计划和组织了抢劫和杀人行动,或者在执行和指挥抢劫和杀人的行为,或者在实际控制了抢劫和杀人的行为,那么甲就是主犯。反之,如果乙在这些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和责任,那么乙就是主犯。
宝山区刑事律师提醒大家,在实际的刑事审判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进行综合考虑,不能轻率做出判断。正确划分主犯和从犯的罪责,有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和公平,同时也能够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对打击犯罪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
|